2016年12月,《咬文嚼字》杂志公布了“2016年十大流行语”。洪荒之力、工匠精神、小目标、一言不合就、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供给侧、套路、蓝瘦香菇等词语上榜。这些流行热词不仅是2016年度热点问题的一个缩影,具有较强的时代感和时尚性,也折射出了当今社会、文化多元化,以及当代人的生活状态和精神诉求。对于酿酒行业而言,在过去的2016年,有哪些热词被频繁提及?
一、新生代
抢占市场固然重要 冷静研究必不可少
新生代消费者能不能吸引住,关系到整个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你想啊,新生代的消费者们都是80后和90后们,不是有段子说:80后们已经开始只手遮天,90后们学会无法无天了……
是的,以他们为主体的年轻消费者们已经成为消费的主流了,一旦消费大潮爆发,那可真是一发不可收拾。所以,更多的企业已经开始密谋布局、未雨绸缪了。
对新生代的研究需要行业和企业一起推进,需要企业在营销理念上进行创新调整,在了解和认识新生代消费者的基础上,进行更为科学严谨、细致深入的研究。
白酒企业抢占80、90后“新生代”消费群体,将推动酒企产品结构、市场拓展、文化塑造等方面的创新,并推动企业供给侧改革和行业的转型升级。
应该说,新生代白酒的研究代表了白酒行业未来的一个发展方向,白酒如果抓住了新生代,将是一个非常巨大的新蓝海。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对比之前行业在预调酒市场上的“急功近利”,造成了这一细分市场在短时间内进入寒冬季,在新生代层面的研究上,企业还需要一个“长跑”的心态。总之,坚持的原则还是要潜行推进切不要心浮气躁。
二、一带一路
酒业加速国际化 传统行业迎来新机遇
准确地说,“一带一路”不是一个2016年的热点词,但这一年在酒业确实是流行语,因为这一年,“一带一路”之前的很多设想开始在这个行业落地实施了。
有关“一带一路”最透彻的解释就是中国酒类产品的国际化路径打造,在此之前,尽管有很多白酒、黄酒品牌已经成功进入了国际市场,但无论是规模还是影响力都相对有限。
而伴随着“一带一路”国际化大脉络的逐渐清晰,更多的行业企业开始探讨并运行自己的国际化路径。白酒行业要以“转变、升级、生态”三大关键词推动发展,进一步加快白酒企业的国际化步伐。
从宏观大环境来看,随着中国经济地位在国际上的日益攀升,中国在世界经济格局中的话语权逐步提高,中华文化对世界的影响力也逐渐显现。
尤其是国家实施“一带一路”战略以来,中国产业、中国资本尤其是代表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优势产品凸显了新一轮走出去的强劲势头。
而从当下的实体制造业境遇来看,也迎来了一个较为宽松的经济大环境。可以说,在逐步适应调整期并在积极创新转型的过程中,整个白酒行业已经具备了更加客观的国际视野,而以茅台、五粮液、泸州老窖、古井贡、汾酒等为代表的白酒企业更是加速了各自的“国际化步伐”。
三、云商
下一个酒业“制高点”?
云商的流行还是要依托于大数据的推广。很明显,这是一个新词也是一个热词,而在2016年,酒业的“云商化”也是渐入佳境。
应该说,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这些新词正在改变人们的消费习惯,面对这一新兴的大市场,更多的“云商平台”们也是不甘寂寞的。
定位于酒类生活消费分红社交电商平台的酒客云商就是一个典型代表。简而言之,就是在酒客云商,不仅有专业的品酒品鉴师为你精心细选每一款酒,而且有机会成为酒客云商的股东,享受分红。
这听起来简直就是天上掉下来一个大馅饼,不管怎么说,商业模式还是很有诱惑力的,但是真正能走多远,还是一个未知数。
喝喝云商则是另一个例子,玩的还是酒业生态链的套路。其将生产端的生产企业进行集合,把互联网贸易模式与酒类直销融为一体,打造全资源信息调配中心,为全国各级酒类经销商提供高品质的互联网采销服务。
话说回来,“云商”听起来感觉还真是一个好东西,感觉是包罗万象而又简单明了。
其实,这背后是更加复杂也更加精细的模式分享,所以,对经销商们来说,当传统的销售模式遇到困境的时候可以试试互联网的内容,但谨记要量力而行,不要走火入魔。